高中孩子特別不聽話不上學,特別不想上學,一提到上學就各種的不好情緒,媽媽苦口婆心勸說都無效,所以我們就來談談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,我們怎么能把孩子的這些行為一點點改過來,從現在開始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針對性的具體的案例吧!
我們先來分析孩子為什么會這樣,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:
一、孩子想要引起別人的關注
點咨詢免費領取《左養(yǎng)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》的電子書
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自我的概念,也不會獨立的生活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他們的自我意識慢慢增強,開始有自己的小心思,會跟別人產生一些沖突,通過反抗父母來滿足自己的意愿,有時甚至覺得自己是小大人了,不用別人管了。
二、進入青春期,孩子的自我意識變得強烈
孩子會在小的時候,就開始逐漸萌發(fā)自我意識,明白自己想要什么,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,明白自己做什么。這時的孩子,慢慢就有了自我意識,會將自己和別人對事物的態(tài)度掛鉤。但是,一旦孩子自我意識覺醒以后,渴望獨立的心理會使他們非常不適應,尤其是在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,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,常常處于糾結的狀態(tài),他們開始不愿意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別人分享,不愿意與外界進行溝通。而家長也會發(fā)現,孩子的自我意識很強,他們想讓自己離開父母的身邊,
但是由于他們的想法和行為規(guī)范,所以他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。
2、好奇心強
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成長階段,好奇心都是非常強烈的,很多孩子都非常好動,喜歡動手動腳,也不喜歡跟小朋友們一起玩,父母如果是這種情況,那么他們會很容易把這種行為與孩子的性格畫上等號。而這個階段,如果孩子本身的性格就比較活潑,喜歡探索,那么在家長的教育下孩子也就會變得更加的開朗,更加的熱情,
3、獨立性強
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性非常強,他們喜歡自己去主動探索,但是如果家長不正確的去引導,孩子可能就會選擇比較簡單的游戲方式,而在這個過程中,可能家長會發(fā)現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就會比較弱,
孩子每天的時間都被家長安排的滿滿的,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的時候,家長也會不及時的去改正,所以會對孩子產生一個不好的影響。
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去糾正孩子的這種性格呢?
家長應該怎樣去培養(yǎng)孩子的獨立性呢?
1、 正確的引導孩子
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去選擇適合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,不要總是讓他們按照家長的想法去生活,家長應該先學會平等的去和孩子進行溝通,
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和家長進行交流,了解到自己的真實的想法,然后才能夠更好的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。
2、 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
其實孩子叛逆期間出現的一些問題,大部分的根源都是因為家長的一些行為,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,
要懂得去理解孩子,這樣才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持,讓孩子更好的成長,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面對自己人生。
3、 給孩子更多的陪伴
陪伴不是說你上班那么累了,那么多的時間陪孩子,孩子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了,他肯定就會情緒失控,就會發(fā)脾氣,大哭,其實家長就可以對此進行適當的陪伴,跟孩子一起商量,這樣的過程中可以拉近與孩子的距離,讓孩子更愿意接受你的提議。
4、 幫助孩子制定規(guī)則
既然我們知道了孩子的叛逆行為是必然會產生的,那么家長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制定規(guī)則,讓孩子能夠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(huán)境。
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孩子的叛逆行為比較嚴重,家長也可以跟孩子說清楚這種行為會產生的后果,但是不要太過于擔心,讓孩子覺得自己已經被家長們給規(guī)范了,以后才可以更好的做出正確的行為。
5、 鼓勵孩子
我們要鼓勵孩子們的勇敢行為,不要太過糾結于孩子的這些行為,家長們不要過于糾結于孩子的這些行為,鼓勵的同時也要及時的讓孩子糾正這些行為。
6、 及時止損
如果孩子出現反叛行為,家長就要及時的止損,鼓勵孩子們用積極的態(tài)度去面對自己的情緒,讓孩子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意愿,要知道,如果孩子愿意溝通,并且愿意做出改變,才能夠幫助孩子變得越來越好,而不是一味地發(fā)脾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