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會做正確的事情,我們通常通過指導和懲罰兩種方式來教育孩子,但這兩種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。
事實上,孩子們在受到懲罰時,會感到害怕,然后他們可能會反抗、逃跑,或者直接愣住不知所措。大腦的學習部分會關(guān)閉(消化系統(tǒng)和免疫系統(tǒng)也會關(guān)閉)。所以當你訓斥說教的時候,孩子可能看似逆來順受乖乖巧巧地認真聽講,但實際上,他的心可能已經(jīng)飛到了九霄云外。此時他們處于防備狀態(tài),這意味著他們在反抗。
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指導。事實上,我們與孩子的每一次互動都是一種引導。我們不斷地教授有關(guān)人類如何互動、解決問題、做出艱難選擇、共同努力實現(xiàn)目標的課程。我們的孩子也正在從我們的言行舉止中學習。所以,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學會做正確的事情,想想你有沒有給他做好示范。
以下是一些教孩子做正確的事情的方法。
1
言傳身教
“謝謝你的禮物?!?/p>
“滑滑梯要排隊哦?!?/p>
“在我們家,彼此說話要禮貌,我不朝你大喊大叫,你也不能朝我大喊大叫?!?/p>
你要知道,你的壞習慣也會帶壞孩子:
“假裝你只有11歲,這樣你就可以買兒童票!”
2
幫助孩子注意他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
幫助孩子注意他的行為是如何影響他人的,這使他能夠選擇做正確的事情。
“你看!你把你的玩具車給小伙伴玩,他們多高興??!”
“我們不能亂扔垃圾,因為我們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?!?/p>
“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千根心弦。撒一次慌,就斷一根弦。所以我從不欺騙你,我總是信守我對你的承諾?!?/p>
3
幫助孩子考慮不同的行為選擇
“我知道你很生姐姐的氣,但是打人是不對的。除了打她,還有別的方法嗎?我們一起來想想?!?/p>
“我們上學已經(jīng)遲到好幾次啦,應(yīng)該怎么辦才能按時到達學校呢?”
“我想給你讀個睡前故事,但你還沒刷牙。怎么辦呢?”
4
提出問題,讓孩子在思考中學習
我們提出問題,讓孩子在思考中學習,我們只需要傾聽孩子。
“你覺得怎么樣?”
“如果……你會怎么做?”
“你覺得……怎么樣?”
“對你來說,是堅持原則重要,還是與X保持朋友關(guān)系更重要?”
“你對……的決定滿意嗎?”
“你是否知道這是個壞主意?如果知道這樣不好,為什么你還要這么做呢?”
當然,即使知道是非黑白,孩子也不會總是選擇做正確的事情。但是如果你避免使用懲罰的方式,他們更有可能選擇正確的事情,因為:
這樣孩子會感覺和我們的聯(lián)系更緊密,所以他們更有可能遵守我們的規(guī)則和要求。
他們會對自己行為的重要性有一種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、積極的理解,而不只是為了逃避懲罰。換句話說,他們正逐漸有了辨別是非的觀念。
但是如果孩子的情緒超越了理智呢?他們的大腦仍處于發(fā)育狀態(tài),如果父母使用指引而非懲罰的教育方式,孩子就能逐漸獲得管理情緒的能力,從而管理自己的行為。怎樣才能幫助孩子發(fā)展自我調(diào)節(jié)的能力?當然是給孩子正確的示范!
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,父母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,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。因此,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,首先你自己應(yīng)該成為這樣的人。
5
盡可能不開口批評孩子
你可能一整天都在絮絮叨叨地責備孩子,因為你的孩子真的太淘氣了,然而你發(fā)現(xiàn)你的指責根本不起作用。
“你還沒準備好嗎?……我告訴過你多少次了? 把你的東西收拾好……現(xiàn)在就停下……你把我累死了……別打擾姐姐學習……你在聽我說話嗎?停下來聽我說話!…你怎么還不明白?”
孩子的淘氣能把我們逼瘋,但是你的沮喪和憤怒并不能幫助你的孩子成長和學習,反而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被愛,因為你的這些反應(yīng)來源于你自己的恐懼。
這可能聽起來很奇怪,你批評別人,可能是因為你感到沮喪或失望。但你的這些反應(yīng)也確實來自你自身的恐懼,它意味著你擔心你的孩子不夠好。這是你內(nèi)心的判斷,但它并不總是正確的。
所以當你想開口批評時,深吸一口氣,安慰自己:他表現(xiàn)得像個孩子,因為他就是個孩子。然后,重新找到一種方式來表達你需要孩子做什么,但要帶著理解或鼓勵。
無論你的孩子做什么,你都可以選擇你如何反應(yīng)的方式。父母也不是圣人,父母也不總是富有同情心。但當我們靜下心來想想,我們通常會發(fā)現(xiàn),只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我們就能消除家里的許多爭吵和不安,孩子也會在我們偶爾感到沮喪的時候給我們一些善意的幫助。
挑剔孩子并不能幫助他們改變。孩子和其他人一樣,當他感到被愛、被接受、被欣賞、被尊重時,他就會開始成長和改變。這時他不再需要保護自己,然后他才會想要合作。
所以,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,那就抓住讓他做正確的事情的機會!
6
對孩子的進步及時給予真誠的夸贊
關(guān)注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,即使他做得依然不夠完美。(“你把玩具都收拾好啦,真棒?!?
不要籠統(tǒng)地評價他是什么樣的人(“你是個好女孩!”),而要非常具體地說你欣賞他哪一點。(“我欣賞你向朋友道歉的方式,這需要一些勇氣。”)
欣賞你的孩子本來的樣子,而不是試圖把他變成一個更好的人。讓他做得更好,是老師、教練的工作。你的工作是讓孩子感到被愛。
從積極的一面看待你的孩子。淘氣也是精力旺盛的表現(xiàn)(“我羨慕你的精力!”)
如果你能讓鼓勵和贊美孩子成為一種習慣:
“你早上起來了很開心,這讓我也很開心……昨晚你對姐姐很好……今天沒人提醒你你就自己刷了牙。我注意到你在這方面很努力……我知道這件事你沒有做好,但我知道你一直在努力。……哇,你的拼寫成績進步了,所有的練習都得到了回報!……我喜歡看你傳球……嘿,我喜歡你回家后立刻開始做作業(yè)的樣子!……我喜歡我們在車里的談話……我真的很欣賞你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,這樣我們就可以好好聊天了,這表明你真的很成熟……我喜歡你的原因之一就是你總是對狗狗很好……我好幸運,能當你的媽媽!”
這難道不會幫助你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嗎?
每一次鼓勵,每一個衷心的贊美,你都在給孩子一個明確的信息:你做得非常棒!繼續(xù)保持,繼續(xù)進步!你的孩子會從你的反應(yīng)里懂得是非對錯,從而學會做正確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