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減下家庭如何助力孩子成長(雙減政策下如何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狀態(tài))
“雙減”政策實行已經(jīng)大半個月了,很多家長感到手忙腳亂,特別迷茫。
孩子行為習慣,左養(yǎng)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(jīng)驗總結(jié),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,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(yǎng)成,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,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。?
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,作業(yè)沒了,考試取消了,書包也不拿回來了,再加上沒有了補習班的加持,很多家長感到特別沒底,孩子的學習到底應該怎么抓?如何才能保證孩子學習不掉隊?
一位教育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,“雙減”政策之后,一是拼“財力”,家里特別有錢的,也許能想辦法給孩子找到私教,對于這類家庭,絲毫不受政策影響。
還有一種就是拼“能力”,家長是否有能力拉著孩子繼續(xù)往前走,孩子是否有能力努力跟得上。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,我們都是第二種——拼“能力”。
但是如何把握好“能力”,“能力”的方向是什么呢?
我是兩名小學生的媽媽,暑假的時候,找了幾位教師朋友討教孩子未來應該如何走,他們指出,家長們過去都依賴補習班,現(xiàn)在需要他們親自上的時候,都做不到專業(yè)雞娃,如何輔導孩子,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學習體系,他們都一無所知。
如果想保證孩子不掉隊,針對小學的孩子,家長應該從三個習慣和兩個能力的培養(yǎng)入手,才能幫助孩子穩(wěn)步向前走。
三個習慣
培養(yǎng)運動習慣
通過大量的運動,孩子第一可以得到強健的體魄,為中考體育提前打基礎;第二,可以得到聰明的大腦,讓腦子更靈活,更活躍,智商更高!
腦科學家洪蘭教授認為:運動會刺激身體分泌多種積極物質(zhì),提升智力發(fā)展!她認為,運動能力強的孩子,思維能力、自控力、耐力、競爭力、合作力也都非常棒。
李玫瑾老師也說過“運動是大腦的聰明藥”。
奧運會的運動員們,各個都是智商很高的人,如何制定每場比賽的戰(zhàn)術(shù),如何在比賽中抓住對方的弱點,如何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奮起直追,這都由他們的腦力決定,而他們聰明的腦力都得益于大量的運動。
孩子從運動的失敗中,提高逆商;從運動的過程中,學會分析和判斷;在團體項目中,學會合作;在規(guī)則中,懂得遵守……
可以說,孩子在運動中得到的能力,是任何一種學習都無法補充到,同時又對學習有著極大促進作用的。
以前,孩子沉浸在補習班和大量的習題中,“雙減”后,孩子得到了大量運動的時間,家長一定要把握好,讓孩子充分動起來。
培養(yǎng)閱讀習慣
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曾說:“不閱讀的孩子,基本上已經(jīng)具備了‘差生’的潛質(zhì)?!?/p>
閱讀能力,貫穿在人一生的學習和成長中。因為閱讀提高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,更是讓孩子在閱讀中擁有思考能力,想象能力,表達能力等多種底層能力,擁有對知識的理解、分析和重組能力。
“雙減”后,閱讀能力將成為學霸和學渣的一個分水嶺,閱讀能力跟不上,后面會越學越吃力,到了初中,甚至會直線滑落。
- 一二年級
培養(yǎng)孩子愛上讀書的習慣。家長要做到陪伴,堅持親子閱讀,讓孩子開始對書感興趣,再從親子閱讀慢慢過渡到獨立閱讀。
閱讀內(nèi)容,可以以繪本,童話故事這類生動有趣的故事為主。
- 三四年級
要開始拓展孩子的閱讀范圍,加入文學作品,散文,來提高孩子的情商發(fā)展;接觸歷史類書籍,擴大孩子的知識面,提高孩子的思想深度和廣度。
在閱讀中,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對書中內(nèi)容的理解和思考。
- 五六年級
高年級的孩子,家長要注意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,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。
閱讀范圍開始介入科普類書籍,為初中多科學習做準備;多讀人物傳記,幫助孩子建立三觀,以及探索自己感興趣的范圍;適當加入一些哲學類書籍,幫助孩子思考,為青春期的到來做準備。
培養(yǎng)時間觀念
初中科目多,課業(yè)量大,對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。必須從小學開始,讓孩子對時間有概念,管理有方法。
我們總抱怨孩子寫作業(yè)磨磨蹭蹭,不著急,實際就是因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。你對孩子說,還有5分鐘就要遲到了,你在20分鐘之內(nèi)專心寫作業(yè)。孩子其實是懵的,他根本不知道5分鐘,20分鐘是多長時間。
你可以給孩子做一個1分鐘的計時,然后讓他在1分鐘之內(nèi)寫字,當他發(fā)現(xiàn)一分鐘只能可以寫3個字的時候,就大概對時間有了一個理解。
為孩子準備一個小手表,平時和孩子說話的時候,多用準確的時間,不斷強化時間觀念。
為孩子準備一個計時器,寫作業(yè)的時候用,孩子可以意識到時間的長短。
兩大能力
以前,孩子已經(jīng)習慣了被補習班,老師和家長推著走,現(xiàn)在補習班沒有了,作業(yè)減少了,家長茫然了,沒有了外力,孩子自己是否擁有學習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。
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在培養(yǎng)孩子的各項能力,能力強的孩子,任何變動下都能穩(wěn)如泰山。
培養(yǎng)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
孩子學習的最關(guān)鍵,是一定要擁有自主學習的動力。
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逼著走,被補習班拉著走,他們就像沒有感情的考試機器。一旦失去外力,就泄力,不知道該怎么辦。
只有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熱愛,孩子才有更主動,更積極努力,即使沒有作業(yè),沒有補習班,孩子也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。
- 1、培養(yǎng)對孩子的興趣
家長不要過分看重成績,而是引導孩子發(fā)現(xiàn)學習的好玩之處。只有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,才能愛上學習,孩子才會擁有主動學習的內(nèi)驅(qū)力。
在語文中,通過文字,去尋找更豐富多彩的世界,學到更多的知識。
在數(shù)學中,引導孩子尋找數(shù)學和生活的聯(lián)系,用數(shù)學的角度看問題,學會數(shù)學的實際運用。
在科學中,帶孩子多觀察生活,多思考,動手做做小實驗,去探索每一個問題背后的原理。
當孩子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知識這么有用,這么有趣的時候,他就會產(chǎn)生對知識的渴望,形成內(nèi)驅(qū)力。
- 2、培養(yǎng)孩子對學習的自信
“你真笨”、“豬腦子”……
很多孩子厭惡學習,就是因為被父母打擊太多,每天聽到這樣的話語和評價,任憑誰都不會對學習產(chǎn)生好感和動力。
家長要改變方法,對孩子少批評,多鼓勵,多贊揚,肯定孩子的每一次進步,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的,建立自信和滿足感。
培養(yǎng)孩子的專注力
同樣坐在一個課堂,一個課后不用大量復習,成績就很好;一個課后刷再多題成績也上不去,差別就在于上課的專注力。
專注力強的孩子,他能緊跟老師的步伐,抓住重點,將知識點及時消化吸收。課后能快速完成復習,將學習效率最大化。
對于專注力不好的孩子,家長務必提高重視,通過訓練改善孩子的專注力。
舒爾特方格、數(shù)獨、拼圖、棋類游戲、迷宮……這類游戲都是非常好地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游戲,現(xiàn)在孩子作業(yè)也少了,每天拿出20分鐘左右的時間,用這些游戲訓練孩子的專注力,堅持一個月,孩子就能有非常明顯的變化。
孩子學習的時候,父母在旁邊不要不斷打擾,不停指出孩子的問題,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(huán)境,有助于給孩子凝神專注。
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現(xiàn)實,“雙減”政策之后,拼的就是孩子和父母自己,父母有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,有沒有幫助孩子的意識,有沒有推動孩子的能力,都非常重要。
想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狀態(tài),不掉隊,父母務必要先提高自己,把自己提高起來,頂上去,帶著孩子向前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