備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課7月16日開課
廣州醫(yī)科大學附屬腦科醫(yī)院溫馨藝,
廣州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腦科醫(yī)院溫馨藝中心:
\
以上五點是左養(yǎng)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,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\\
點咨詢免費領取《左養(yǎng)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-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》的電子書
考前青少年心理問題,主要表現在考前、考試前后??忌幱跓o序狀態(tài),學習狀態(tài)較差,壓力大,認為自己長時間學習,力不從心,情緒焦慮,出現嚴重的厭學情緒,甚至抵觸去學校。
來源:醫(yī)生
廣州醫(yī)科大學附屬腦科醫(yī)院:
門診中,小智、小新是第一個來咨詢的男孩。
小智、小新屬于典型的“心理問題”。通過對小新的初步訪談,醫(yī)生發(fā)現小智從小就被要求一定要考一個好成績。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被要求考第一,特別是三年級的時候,每天作業(yè)做不完,她就做到晚上十二點,直到睡覺。周末再補,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到凌晨一點鐘才能完成。
一周下來,孩子已經完全沒有了“小學階段的學習熱情”,上課的注意力都在學習上??墒?孩子的成績不但沒有提高,反而更差了。
更糟糕的是,她說自己越來越討厭學習,上課不認真聽講,老師問她什么都不說,還和同學鬧別扭。
了解情況后,心理醫(yī)生分析小智的不良行為主要是因為學業(yè)壓力,這導致其在學校沒有朋友,她感覺自己很孤獨,渴望有人陪她說話??墒?身邊的同學卻全都無所謂,所有人好像都在看著她。
而且小智越想越難過,情緒也越來越低,不想上學了。
因為父母的“不管”,小智越想越難過,開始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懷疑,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,是沒有用的。
這種矛盾情緒不僅彌漫在學習的環(huán)境中,也在父母的教育中產生了。父母的焦慮情緒也傳遞給了孩子。
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不好,就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心理有問題,在這種焦慮的影響下,孩子也會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。
父母給孩子定的目標太高,孩子無法完成,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,又會導致孩子產生負面情緒,孩子會把自己的學習問題歸結到父母身上,孩子在自我否定的影響下,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。
父母過度看重成績,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
很多父母的看法是:“我們供孩子上學,不就是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嗎?
能夠考上一個好的大學,是不是就意味著孩子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,而且我們的焦慮根本無法改變孩子的現狀?!?/p>
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,父母投注了太多的期望,在孩子成績不好時,又把目標定得過高,孩子做不到,就會覺得父母要求太高,在壓力之下就會產生抗拒。
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,會引發(fā)孩子的心理壓力,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,所以父母不要只看重孩子的成績,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。
當孩子產生抵觸情緒時,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抵觸情緒產生的原因,才能從“對癥”解決問題。
我們對癥“藥”
父母要先找出產生抵觸情緒的原因,然后再想辦法解決問題,把事情的結果捋順,也就是“原來是這樣”。
有時候孩子不愿意和我們交流,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解決問題。父母要明白,孩子在青春期出現這樣的情況,有時候,是孩子對某種事物的一些行為或認知存在偏差,導致他們產生了抵觸情緒。
此時父母不要急著批評孩子,先傾聽孩子的想法,讓他們自己說出來,當父母知道孩子真正的想法后,再給出他們建議,這樣效果才更好。
3. 用鼓勵代替批評
“中國家長最喜歡對孩子說的就是,你一定要努力啊!”
很多父母總是習慣性的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,事實上,很多父母卻一直在用這種方式激勵孩子,殊不知,這種方式不僅沒有幫助到孩子,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一種“自己不如別人”的心理,因此,父母應該要學會用鼓勵代替批評。
4.
學會換位思考
懂得換位思考的父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,而且能夠懂得換位思考,在溝通中要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聲,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。
5.
多用贊賞的話肯定孩子
很多父母只關注孩子做的好的地方,而不去注意孩子做的好的地方,孩子擁有錯的地方就會說出來,這樣會使得孩子感到非常的自豪,覺得自己很厲害。
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做一些事情,并且希望孩子能夠做到最好。
多給孩子一些鼓勵,讓孩子敢于做,多給孩子一些肯定,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。
6.
學會聆聽孩子的心聲
有的時候孩子會因為一件事情而變得焦慮,父母應該學會聆聽孩子的心聲,不要總是用批評的態(tài)度來對待孩子。
當孩子想要一件事的時候,父母可以告訴孩子“這件事的性質是什么”。
當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,父母不要總是不耐煩的說“不要”,而是要聽孩子的想法,多加引導,學會去尊重孩子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