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孩子不聽話怎么教育?有很多家長都有這個疑問,自己都不愿意帶孩子,又該怎么管教孩子呢?這就是很多新手爸媽的困惑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,針對這個問題,到底應(yīng)該如何教育孩子?
李玫瑾教授就曾在講座中談到,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。
最關(guān)鍵的是,要如何去教育孩子。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,一定要進行思想的碰撞和碰撞,多去思考。
點咨詢免費領(lǐng)取《左養(yǎng)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》的電子書
李玫瑾教授認為:每個孩子的大腦發(fā)育階段不同,教育方式也會有所不同,但是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,父母要及時進行糾正。
在父母的教育之前,我們應(yīng)該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。我們的教育方式是什么?
是不是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媽媽一樣的,為了孩子,自己付出了一切,也就不讓孩子吃飯、睡覺,下班陪讀,每天給孩子送飯,陪作業(yè),孩子的成績怎么就這么差?
我曾經(jīng)說過:你是為了孩子好,孩子才會越來越優(yōu)秀。
但是我錯了,我是為了孩子好,可是我的行為,卻讓孩子感覺更加惡劣。
尤其是在孩子這個年齡段,如果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,孩子的心理健康會因此產(chǎn)生自卑心理,同時還會影響孩子的社交,甚至心理健康。
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
5、為了給孩子做個好榜樣
小編有個鄰居朋友,為了孩子的學習,也是沒少給孩子報補習班。
起初,是只報一個輔導班,到后來,孩子的學習成績就上升了,自己也提高了,感覺孩子的成長還是挺不錯的。
可是,漸漸地,孩子就變得不喜歡學習了,因為,就算是去補習班,也是惦記著自己的游戲。
小編夫妻倆也是操碎了心,為了孩子能夠好好學習,兩人平時也是比較嚴格的,孩子也很努力,可是成績就是上不去。
本來夫妻倆的工作就比較忙,對孩子的成績也沒有那么多的要求,也是按照正常的教學進度進行補課,后來孩子的成績不僅沒有提高,反而變得越來越差勁了。
為什么原本學習十分優(yōu)秀的孩子,到了初中卻變成了成績平平的學生呢?
是因為孩子在學習上出現(xiàn)了問題,而且還是根本不想學習的結(jié)果嗎?
孩子的成績?yōu)槭裁磿霈F(xiàn)如此之前的反差?
1、孩子在小學的時候,家長對孩子進行了嚴格的教育
,讓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就養(yǎng)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。但是到了三年級以后,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就變了,需要督促孩子每天學習,有很強的壓迫感。
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,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一般都比較簡單,只要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,認真細致,老師講什么知識點在孩子眼里就是最重要的。
但是到了三年級后,就需要孩子有一定的基礎(chǔ),語文學習、理科的基礎(chǔ)知識需要家長去輔導,
家長給孩子購買一些好的輔導書,買一些孩子自己能看懂的書籍,但是孩子的課本里沒有,只能靠家長去輔導。
因為很多家長的知識水平有限,而孩子只要成績好就獎勵,可家長沒有辦法真正的去滿足孩子的要求,只能通過這種方法去滿足孩子對語文學習的欲望,讓孩子覺得語文學習可以有意思。
二、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?
· 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
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
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。孩子在讀書期間的學習,很多時候都是家長在一旁督促。
家長的監(jiān)督控制是正確的,一方面也是孩子自身發(fā)展的一個因素。
孩子如果在學習期間,家長可以有意識的監(jiān)督孩子,養(yǎng)成閱讀的習慣,但是這并不是說讓孩子去學習,而是家長不能夠完全地控制孩子,在孩子學習的時候,家長也不要在一旁玩手機,
孩子在旁邊也是會受到影響的。
· 家長如何利用這個效應(yīng)來激勵孩子學習
1、 利用孩子們的好奇心
當家長與孩子一起坐下來學習的時候,家長們可以把孩子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老師的態(tài)度和要求,都給予孩子及時的反饋。
孩子在看到家長做的認真的樣子,自然而然也會產(chǎn)生對學習的興趣。
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們的好奇心,引導孩子們?nèi)W習,或者是通過獎勵孩子的方式,讓孩子對學習產(chǎn)生一種正向的印象。
當孩子們能夠在學習的時候,家長們就不要吝嗇于獎勵,在孩子學習的時候,家長可以給孩子們進行一定的獎勵,在這樣的過程當中,孩子們就會養(yǎng)成認真的習慣,而且還會得到家長們的獎勵。
2、 孩子的學習態(tài)度有所進步
當孩子們對學習產(chǎn)生了興趣之后,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們自己去學習,
不要把孩子們看成是一只小野獸,他們是能夠區(qū)分出各種事物的,家長們一定要引導孩子們,在孩子們做出好的學習成績之后,家長們一定不要吝嗇于給予孩子獎勵,當孩子們?nèi)〉昧艘欢ǖ倪M步時,家長們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們鼓勵,在鼓勵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們帶來成就感,讓孩子們嘗到學習的甜頭。
3、 讓孩子變得更加熱愛學習
家長們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們的學習,讓孩子們自己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,如果說孩子們在學習過程當中會產(chǎn)生不喜歡學習的情緒,那么,那么就算是成績再好,孩子們也不應(yīng)該去學習,更不應(yīng)該去追求一些和學習無關(guān)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