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長拿棍子打孩子不聽話,這在許多家長眼中就是不聽話。
那么,作為班長,他是會打嗎?
我不知道這是怎么了?他棍子下面確實有針線,我們班有一位姓王的男生,也就是我班那個“小王”。平時調(diào)皮搗蛋的他,最受大家的喜愛,由于他乖巧,所以大家對他傾注了厚愛??墒菑慕衲觊_始,他似乎變了一個人。上一次學校,他因沒完成作業(yè)被老師點名批評了,這讓他很受打擊,從此變得很不自信。再加上班長在課堂上公開批評了他,老師甚至為他的行為感到惱火,從而懲罰他。這讓他對學校產(chǎn)生了厭惡感,以至于不愿意去學校。
點咨詢免費領取《左養(yǎng)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》的電子書
當你看到這個故事時,你該知道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學習了吧?為什么會厭學呢?
三、面對孩子厭學,家長應該怎么辦
1. 認同孩子的情緒
孩子產(chǎn)生厭學情緒,一般都是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,如果家長能夠認同孩子的情緒,并且認同孩子,孩子就會產(chǎn)生一種積極情緒,這是孩子學習的動力,也是學習好壞的標準。孩子一旦產(chǎn)生了積極情緒,他的自信心就會不斷地建立起來。所以,家長要懂得理解孩子,允許孩子自由地表達情緒。
2. 承認孩子的感受,讓孩子發(fā)泄情緒
無論是孩子的厭學情緒還是厭學行為,家長都不要太著急。家長要認識到,這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來探索世界、表達自己的感受,家長不要急著去指責孩子的想法,而是應該耐心地聽孩子說完,孩子說完后,再去聽孩子說。這樣的傾聽就相當于對孩子進行了一種安撫,能夠讓孩子慢慢接受家長給予的觀點。
3. 堅持原則
孩子犯了錯誤,家長應該堅持原則,比如說,今天孩子要吃漢堡包,但是去商店之前,就和孩子約定好,如果他今天吃完了,明天還想吃,那么明天早上可以給他帶點餅干吃。
這樣既能夠讓孩子明白不吃飯的話就要餓肚子,又能夠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去商店。
4. 和孩子商量溝通的時機
比如說,晚上吃完晚餐后,可以和孩子進行溝通,“你今天的計劃是什么?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,好嗎?”這樣一來,也可以讓孩子自覺的就去執(zhí)行,并且堅持自己的計劃。
5. 不要強制性的去改變孩子
孩子需要發(fā)展自己的能力,尤其是他還沒有能力去獨立完成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時候。
比如說,孩子剛開始學會系鞋帶,那么家長就可以先去幫孩子綁起來,然后再慢慢的幫孩子系鞋帶,并且教給孩子如何系鞋帶,從而逐步提高孩子的上肢、下肢、下肢等能力,直到孩子可以獨立完成這個動作。
當孩子學會系鞋帶,也是他最需要自信的時候。孩子都是好孩子,家長需要這樣去做
6. 給孩子做好榜樣
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,以及自己的交際能力,有些家長平時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現(xiàn)得非常外向,有些家長平時比較嚴肅,但是孩子就比較開朗,而且對待身邊人,也比較有禮貌。
就好像是在給人做一個“小導游”一樣,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懂禮貌的人,這種禮貌的行為會給人帶來非常重要的好處,如果家長本身的家教缺失,平時不善言辭,就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去表達自己的內(nèi)心,
要是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將這些好處放在心上,那么孩子將來的成長就會受影響。
7.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
家長總是覺得現(xiàn)在的社會沒有父母想的那么輕松,教育孩子要從小就要多出去走走,這樣才能“見世面”,讓孩子在這個年齡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人際交往能力,以后步入社會就更難相處。
其實人的一生對于人的一生都是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的,但是作為家長的要知道,正是因為現(xiàn)在的環(huán)境越來越好,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是越來越高,所以當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越高,對孩子的陪伴的時間就會越少,而且陪伴的時間越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就越大。
如果孩子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心理空間比較少,他們在游戲中就會去尋找自己的位置,而不至于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找不到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