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成績特別差,補課有沒有效果?(孩子各種補課成績還是不好)
某天的最后一節(jié)課,全體九年級老師開會。領導提出,為了保證學生有更多時間學習,從而提升中考成績,領導們討論之后決定把晚自習的時間提前到七點(之前是七點半)。
孩子學習?對于所有的家長來,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,對吧?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?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?左養(yǎng)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,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,家長你了解幾條呢?
在提前的那半個小時里,不需要值班老師提前回來,而是另外安排一個老師負責值班半個小時,在兩個班之間來回巡視,看學生自學。
但是上晚修的老師要從七點半上到九點五十分(比原來的九點三十分多了二十分鐘)。
方案提出來之后,領導象征性地問大家還有沒有什么意見,說如果沒有的話就按照這個方案執(zhí)行。
其實,我當時是反對的,并且想好了自己的方案:讓上晚修的老師提前到七點開始上,然后九點半就結束晚自習。
因為去年其實也實行過要求學生七點就回教室自學,并且由一個老師負責巡視。但是我當時留意過(因為每天傍晚我都會去操場散步),即使鈴聲響了,也沒有幾個人進教室去學習,那鈴聲如同虛設。負責巡視的那個老師,也只是名義上到班上去看看,去操場叫學生回教室,但意義不大。后來這個方案也就不了了之。
那天我很想說,一個方案(措施)好不好,要看效果。這方案已經執(zhí)行過了,明顯沒有效果,因為作為普通中學的學生,大多數(shù)都是留守兒童,根本沒有學習的自覺性,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有老師講課他都是不聽的,你能指望他乖乖坐在教室里認真去學習嗎?
不過大家都開口,而且說明了是領導們商議過之后提出的方案,自然不想有人推翻也不可能輕易被推翻,所以我還是選擇了閉口。
到如今,那措施已經實行了兩周時間了,有一位中層領導(是口直心快,最不受高層領導喜歡的類型)在辦公室里說,一點效果都沒有,雖然七點準時回教室的學生有將近一半,但是沒幾個是真正學習的,都是坐在那里聊天……
對此,我們也感到無能為力。
我把這個事情說出來,并不是想要表達自己的不滿,也不是說自己有多么了不起。而是想要表達,我們每采取一種措施,隔了一段時間之后,就要通過效果去檢驗究竟好不好。如果有效果,那就繼續(xù)執(zhí)行。如果沒有效果,那就要想想哪里出了問題,怎樣做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上個學期每次開成績分析會,我都的頭都埋得很低,因為我所任教的七年級成績(我任教兩個年級),每次都不好(其他科的也不怎么好,但是于我而言,從來沒教過這么差,那些學生根本就不想學,課堂上不吵,但也不回答問題,擺明沒有認真聽課)。
有些老師的做法比較聰明,提前透露一些題目讓他們記住,所以考試成績比較好看一些,而我則沒有。有一次開完會之后我走在后面,領導跟上我說,怎么搞的,成績這么差,你得想想辦法了。
雖然心里有點叫屈,但還是表示會想辦法提升成績。
很快,想到兒子讀七年級的時候,他們的語文老師給每個人定了一個目標,考上了就有獎勵,我兒子當時回來跟我說起這事,表示動力十足,希望拿到老師的獎品。后來成績出來,他們班大部分同學的語文成績都達標了,只有幾個同學沒有獲得老師的獎勵。
想到這,于是我馬上有了措施:給每個學生定一個考試分數(shù)目標,達標的就頒發(fā)一張獎狀。
上課的時候,我跟他們說了這個事情,并且根據(jù)每個學生的水平,再結合前幾次考試的成績,給每個人定出一個目標分。成績好的目標分就高一些,成績差的目標分就低一些。但所有人的目標分都比之前所考的分數(shù)要高。
措施公布之后,有些學生認為定得太高了,我就適當給降低幾分,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見,看樣子他們應該都認為只要努力一下,目標是可以達到的。
后來期末考試結果出來,雖然每個班只有十幾個學生(最多的一個班有二十個)達標,但是總體來說,四個班的成績(尤其是七年級)都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好,而且超過了幾個學科。
所以檢驗效果的時候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種措施是可行的,是有效的,所以我這個學期繼續(xù)執(zhí)行。在給他們頒發(fā)了上個學期的達標獎的同時,也給每個人定出了這個學期第一次考試的目標分數(shù)。
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去上了補習班,成績卻沒有提升,有些反而更差了,這個時候就要反思一下: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?補課真的有效嗎?如果沒有,應該怎樣做才行?
辦法是有很多的,不要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。